我為垃圾找出路20 □游路西(廣州市綠點公益環保促進會)
  如果把垃圾分類工作的循序漸進過程比作植物的生長,那麼培育社區文化就是讓這一植株健康成長的重要土壤。我們綠點計劃在社區(華師高教區)正式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前,做了相當多的走訪和調研。包括對社區居民的訪談、調查以及對不同利益相關方的走訪,通過跟居民、城管委、居委會、房地產商瞭解,綜合得出的結論是,垃圾分類工作不能順利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度低,對社區公共事務的敏感度不高,關心較弱。
  在過去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中,血緣和地緣合一的“熟人社會”是傳統慈善的動力來源之一。人們崇尚“面子有價”,這種民間權威也成為了傳統的中國慈善非常重要的一個推動力。同時,人們非親即故,家園的歸屬感強烈,所以會共同守護生活環境和遵守秩序。而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現代科技和通訊的發達、人口的流動和行業的變化,地理邊界與社會邊界不再重疊,社會主體角色開始缺席或陌生,這對人們的社區歸屬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同一個城市生活的人都彼此陌生,就好像一堆不粘結的砂礫,雖然聚成一堆但是卻彼此隔離。
  那麼,在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上,如何培育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加強社區文化的發展?
  首先,要凝聚共識。這裡的共識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知道垃圾分類的好處,分類之後資源再利用可以讓垃圾價值最大化,或者多跟分類做得好的地區對比,看到潔凈有秩序的社區的美好。第二點非常關鍵,是要讓民眾知道垃圾分類的迫切性,再不分類再不源頭減廢,垃圾圍城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共識建立之後需要“政教合一”———政策和教育同步跟上。民眾社區文化的培育不能單靠自覺,現在社區居民都是獨立個體化的,法規政策的落實必須到位,強製成習慣,習慣成自然。當然,道德呼籲也是必要的,垃圾分類的宣教工作已經在社區大範圍展開,現在要多想想如何增加趣味性、知識性、簡易性的傳播。
  有了這些基礎工作,應該嘗試發展社區領袖人物,著名的垃圾分類倡導者巴索風雲就是典型人物之一。據瞭解,臺灣的垃圾分類工作最初也是里長起的帶頭作用,人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當領袖人物用自己熱心奉獻的精神感染身邊人,需要政策獎勵跟上,比如領導的重視、榮譽的授予,加上社會媒體的大力傳播,讓百姓知道做分類是獲得社會認可的,從需要垃圾分類的外部動力變成自覺分類的行動力。  (原標題:培育社區文化,推進垃圾分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pz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