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炎才,深圳市攝影圈裡對他所拍攝的昆蟲照片,無不豎起大拇指。在2012年第三屆美麗深圳攝影大賽中,他憑藉一組昆蟲類《母愛》組圖獲得最佳圖片故事獎。也就是在這次展覽上,記者有緣借錢結識了李炎才。
   晶報記者 固態硬碟藍軍/ 文、圖
   說起拍昆蟲,李炎才侃侃而談。“記得小時侯,媽媽常抓一隻小螞蚱或甲蟲,用細繩子拴住小腿,我就能把它當成小汽車,興緻勃情趣用品勃地折騰個半天。就是這些小昆蟲,陪伴我度過快樂的童年,也因此與蟲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人類眼睛幾乎“忽略”了微不足道的昆蟲的存在。為了零距離靠近昆蟲,認知昆蟲的生存習性,買屋李炎才借助現代科技的最新攝影器材微距鏡頭拍攝昆蟲,這樣可將其放大數倍,讓人們清晰地看到真實的昆蟲:採用俯拍角度,可拍攝到昆蟲身體圖案與翅脈、肢体的完整;採用與昆蟲眼睛在同一水平高度拍攝,可拍到昆蟲的動態與神情;採用仰拍的角度則能展示昆蟲可愛的表情。
   為了拍好昆蟲,他還認真閱讀借貸介紹昆蟲的書,瞭解昆蟲生存的知識。
   一次偶然發現愛上拍螞蟻
   李炎才告訴記者,拍攝螞蟻緣於偶然。“有一次在自家院子休息,一群螞蟻正在驅趕一隻蚜蟲堆里的草蛉蟲,螞蟻和蚜蟲非親屬關係,為何如此仗義?出於好奇,我就去查資料,最後才弄清緣由:螞蟻採集蚜蟲的分泌物作為餐後的甜點,奉獻給蟻後補養。為了安全起見,螞蟻總是先爬到樹枝上把甲蟲、草蛉之類的昆蟲趕走,好讓蚜蟲高枕無憂地吃食。”
   發現這些秘密後,李炎才決定去證實書中所看到的,並希望用相機記錄下這些精彩的瞬間。起初,他就留意自家房前屋後螞蟻易出現的地方:陽臺、花壇邊、樹枝間等角落。後來,拍攝的範圍逐漸擴大,到公園、植物園等樹多或雜草叢生的地方。
   為了拍攝到好照片,除了設備精良——李炎才選用的定焦微距鏡頭,最大放大倍率為5倍,更多的是需要有耐心。拍攝螞蟻、蚜蟲時,為確保面部各器官清晰,表情生動活潑,身上紋理、翅脈清晰可見,鏡頭一定要把握到位,所以拍攝中,李炎才就選用不同角度反覆拍攝。此外,為了抓拍到精彩瞬間,常需耐心等待。
   拍攝過程總不會一帆風順,比如要練就端穩相機的功夫。由於螞蟻、蚜蟲過於微小,且一直在動,所以李炎才不得不強迫自己一手端著相機,一隻手做些輔助性工作,這時就要擅長用手肘的支撐,同時站好馬步,閉氣,這樣才能穩定相機。一天下來,李炎才疲憊不堪,但看到滿意的圖片,他又分外激動。
   拍昆蟲感悟人生
   十幾年來,李炎才扛著照相機走南闖北拍攝了二三十種昆蟲。深圳的梧桐山、蓮花山、仙湖植物園,北京、西雙版納和國外一些自然保護區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的作品屢屢獲獎。
   “多年來,工作之餘,我總是喜歡拿起相機,用微距鏡頭觀察和記錄昆蟲的生活,通過與昆蟲的零距離接觸,我看到另一種世界,由此想到人生,感悟頗深。”
   “其實一般的昆蟲不會主動攻擊人,要想深入昆蟲世界,就必須與它們成為朋友。不能攻擊、驚嚇或觸怒它們;應該與之親近,愛護它們,用心與它們溝通,這樣才能拍攝到昆蟲瞬間的精彩。”
   ——李炎才
   主角
   他還是一位武術名家
   李炎才1960年生於廣東台山,1978年應徵入伍,在部隊期間曾任《基建工程兵報》美術編輯,1983年轉業深圳,現自己創辦一家裝飾設計工程公司。
   從1998年開始,他利用業餘時間,跋山涉水到野外拍攝昆蟲,作品多次獲獎。《“蜓蜓”玉立》榮獲第四屆“影像中國”全國攝影藝術大賽風光銀獎;2006年獲中國昆蟲協會授予“特殊貢獻獎”,創作的75幅昆蟲攝影作品被錄選參加2007年5月19日國務院組織舉辦的“全國科技周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展”,作品被全部收藏;2010年,作品《太空來客》榮獲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二等獎。
   李炎才還是一位武術名家,中國武術七段,曾獲得過國際武術錦標賽金牌。  (原標題:一位攝影師的昆蟲情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pz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